偷窥自拍图片 病理干货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病例共享


发布日期:2025-07-04 11:17    点击次数:111


偷窥自拍图片 病理干货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病例共享

作家简介:偷窥自拍图片

病 例

病史:

患者,女,79岁,2周前不测中发现右侧乳腺结节。

大体查验:

送检组织大小1×1×0.5cm,切面灰白色、质中。

步地学特征

图片

低倍镜下,肿瘤细胞成列呈特征性假乳头结构,莫得纤维血管轴心,周围环绕明晰的闲逸

图片

肿瘤细胞成列呈特征性假乳头结构,莫得纤维血管轴心,周围环绕明晰的闲逸,围绕着肿瘤细胞簇的周围闲逸与淋巴管一样,但阑珊内皮被覆

图片

肿瘤细胞成列呈特征性假乳头结构,莫得纤维血管轴心,周围环绕明晰的闲逸,围绕着肿瘤细胞簇的周围闲逸与淋巴管一样,但阑珊内皮被覆

图片

肿瘤细胞胞质宽敞嗜酸性,并显现特征性的回转极性(“表里回转”模式),如若有乳头存在,细胞的尖端面向间质闲逸,而不是中央空腔。

图片

肿瘤细胞胞质宽敞嗜酸性,并显现特征性的回转极性(“表里回转”模式),如若有乳头存在,细胞的尖端面向间质闲逸,而不是中央空腔。

图片

肿瘤细胞胞质宽敞嗜酸性,并显现特征性的回转极性(“表里回转”模式),如若有乳头存在,细胞的尖端面向间质闲逸,而不是中央空腔。

图片

湮灭导管原位癌因素

免疫组化特征

图片

CK5/6

图片

CK5/6

图片

CK14

图片

CK14

图片

swag 肛交

EMA

图片

EMA

图片

ER

图片

ER

图片

PR偷窥自拍图片

图片

PR

图片

HER2

图片

HER2

图片

K167

图片

K167

傍边滑动查抄更多

病分解诊:

(右侧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湮灭高等别导管原位癌(约占10%)。

免疫组化后果:

ER(-),PR(<1% ),cerbB-2(3 ),Ki-67( ,30%),E-Cad(膜 ),P120(膜 ),CK5/6(-),CK14(-),EMA(回转 )。

复 习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界说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是一种零落类型的乳腺浸润性癌(IBC),癌细胞具有嗜酸性或颗粒性胞质,形成桑葚样细胞簇,周围间质有明晰的闲逸。肿瘤细胞具有特征性的极性回转,也被称为“表里回转”助长模式。

临床特征

发生率单纯性IMPC萧索,占IBC的0.9%~2%。年级文件报谈的IMPC中位年级为48-62岁。性别宽敞见于女性,但也有个别男性IMPC患者的报谈。部位在乳腺骨子内莫得特定的发生部位。

大体查验

IMPC在大体上莫得任何颠倒的特征。

步地学特征

肿瘤细胞成列呈特征性假乳头结构,无纤维血管轴心,周围环绕明晰的闲逸,围绕着肿瘤细胞簇的周围闲逸与淋巴管一样,但阑珊内皮被覆。

胞质宽敞嗜酸性,并显现特征性的回转极性(“表里回转”模式)。如若有乳头存在,细胞的尖端面向间质闲逸,而不是中央空腔。

一些病例中不错不雅察到大汗腺特征。

无数IMPC是中级别或高等别的核异型。

坏死、肿瘤关连浸润淋巴细胞不常见。

伴有导管内癌(DCIS)的微乳头状癌宽敞是高等别核。坏死和微钙化也不错见到。

免疫表型

IMPC常常ER(66%~94%)和PR(50%~84%)阳性。

基底型细胞角卵白在IMPC中不抒发。

文件报谈的IMPC的HER2阳性率不一。

上皮膜抗原(EMA)或黏卵白1[MUC1(CD227)]不错用来显现IMPC肿瘤细胞的回转极性,面向间质闲逸的肿瘤细胞的尖端侧被染色。

IMPC细胞高抒发血管内皮助长因子(VEGF)-C和 VEGFR3,通过加多淋巴管密度,促进淋恭维革新。

分子特征

IMPC具有特征的遗传学异质性。常见染色体大片断的加多和丢失。调控细胞极性的基因抒发下调。

辨别会诊

1、乳腺黏液癌,显现丰富的细胞外黏液,而IMPC中往往阑珊这一性情。

2、伴有黏液分化的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和伴有微乳头癌助长模式的黏液性癌是相对较新的病变。

3、卵巢浆液性癌,革新到乳腺,可近似IMPC的组织学特征,宽敞也证据出淋巴管癌栓。然则,沙粒体的存在及WT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并趋附临床病史,不错协助正确会诊。

4、伴有世俗淋巴管血管浸润的非零落型浸润性癌。尽管IMPC中桑葚样肿瘤细胞簇周围存在的闲逸近似淋巴管腔,但它们莫得内皮被覆。宽敞在非零落型浸润性癌中不雅察不到IMPC细胞特征性的极性回转。

5、不成将东谈主工假象变成的世俗性组织过度减轻会诊为IMPC。

治疗

I期和Ⅱ期的患者治疗同非零落型IBC(IBC NST);但也有一些冷落,对当今的局部治疗样式进行雠校,会有意于 IMPC患者:更世俗的手术切缘和更积极的腋窝和锁骨上清扫,不错加强对局部疾病的收尾。

预后

由于IMPC发病率低,对其预后的征询很少。尽管有报谈称IMPC(较高的核级别、常见侵淋巴血管、淋恭维革新和胞膜外浸润)有肿瘤不良预后特征,但多变量分析显现IMPC患者的总体预后(按阳性淋恭维数目和其他预后因素分层时)与非零落型乳腺癌患者相配。有征询对624例IMPC患者的征询发现,如若肿瘤ER阴性,患者则预后差。

参考文件  <高下滑动预览>

【1】Nangong J, Cheng Z, Yu L, et al. Invasive micropapillary breast carcinoma: A retrospective study on the clinical imaging features and pathologic findings.Front Surg. 2022 Sep 23;9:1011773.

【2】  Verras GI, Mulita F, Tchabashvili L,et al.A rare case of 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2022 Mar;21(1):73-80.

【3】梅开勇,郭双平主译,《乳腺病理学》,2021,206-212.

【4】Perron M, Wen HY, Hanna MG, et al.HER2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Invasive Micropapillary Breast Carcinoma: Complete Assessment of an Incomplete Pattern.Arch Pathol Lab Med. 2021 Aug 1;145(8):979-987.

【5】Lokuhetty D, White VA, Watanabe R, et al.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Editorial Board Breast tumors. IARC: Lyon; 2019.

【6】李国霞主译,《乳腺病理活检解读》第3版,2019年.

【7】阚秀,丁华野,沈丹华主编,《乳腺肿瘤临床病理学》,2014.

【8】Ou Q, Li YD, Chen J,et al.A Very rare case report of male invasive micropapillary breast carcinoma in China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Int J Surg Case Rep. 2022 Aug;97:107408.

【9】Shen-Li Tang, Ji-Qiao Yang, Zheng-Gui Du,et al.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Oncotarget. 2017 Jun 27;8(26):42455-42465.

本内容熟谙学术调换,接待品评指正。

END 偷窥自拍图片

供稿  | 袁俊清      裁剪  | Cami        审核  | 审核组  本站仅提供存储作事,统统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